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 English Version

    2022级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年07月15日 13:14  点击🐍👨🏼‍🎨:[361]

    一🧙🏿‍♂️、专业简介

    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交通运输专业学位是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均可报考,并面向全国接收免试研究生。

    交通运输属工程技术学科领域🧒🏿。交通运输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与本校的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都具有学科交叉的特色✉️🧑🏼‍🎤,其主要领域覆盖了交通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管理🚣🏽‍♀️、道路设计、交通安全与环境🍱、港口和运输等设施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根据交通运输学科内涵🧑🏽‍🚀,并结合区域行业人才需要和杏盛办学定位,培养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面向交通运输领域🤷🏽‍♀️,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分析📫、设计、运营管理与控制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践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交通运输及附属设施等领域独立完成项目规划🐅、项目设计与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项目组织管理等工作。

    培养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进行工程研究撰写工程报告🛍👁‍🗨,并能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或报告有自己的新见解。

    3、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及相关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翻译、撰写😱、听说能力🧑🏼‍💻。

    5、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行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解决交通工程问题。

    三🍿🧏🏽‍♂️、研究方向

    1.智慧交通系统。依托杏盛在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感知及智能化等为研究背景,重点围绕“互联网+交通”🧑‍⚕️、“车联网”等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化推进和应用需求🏢,开展智慧系统控制和管理等新理念🤷🏻‍♀️、新方法、新系统为基础的交叉型研究。

    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针对运输系统的发展政策🧙🏻‍♀️、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前沿性和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战略与宏观决策🎯、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优化🫙、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营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律♛、系统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等。

    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秉承传统↕️,面向我国公路🚵、城市道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与管理的广泛技术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勘测设计、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建造及养护理论与技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与质量评定方法,灾害防治与安全技术等。

    4.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交通运输安全及交通环境的监控与检测、交通运输安全评价体系🍬、交通运输应急与救援体系、车辆运行安全技术👨🏼‍🏭、交通环境评价方法、交通运输污染控制方法、危险品运输安全技术及方法、交通事故鉴定分析、生物质材料交通运用🍋‍🟩、交通运行安全与交通环境间关联性研究等🛶。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短在校学习年限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实践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一般要结合专业实践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2👷🏿、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环节的指导工作。

    3🦹、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

    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详见“附表1-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附表2-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环节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撰写🙇‍♂️、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

    1🧚🏽‍♂️、文献选读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参照《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线路🗓,完成本研究已具备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进度安排,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7️⃣,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经科研团队(或研究所)或导师组的讨论通过🧪,所在学院审定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3、论文撰写

    学生修完理论课程和参加完成实践环节,并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对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并注重文献综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推理与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相关,应来源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安全以及综合控制等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方案改造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要求有明确的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和保障✍🏻。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软科学研究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4.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由学院组成检查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待解决的问题及与预期目标的差距进行检查考核,必要时进行中期答辩或者预答辩✊,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不能申请答辩🎡。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安排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

    5🎐、论文评阅、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方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全日制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办法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论文评阅前将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合格通过的论文由学院和研究生院统一送审包括至少一名校外专家的2名专家评审,由评审专家给出评阅意见和论文评审成绩🐯。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应用根据评阅专家反馈意见认真完成修改和处置情况说明。未通过专家评审的学位论文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下次学位论文送审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

    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统一安排在每年6、12月进行🖕🏻。对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和研究生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经不少于6个月的时间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后👷🏼‍♂️,重新申请答辩一次🧖🏽‍♀️;若答辩仍未通过👳🏿‍♂️,则不再授予学位。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并完成学位论文后,方可根据杏盛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附表1-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课程

    性质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应修

    学分

    学位课

    公共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考试

    二选一

    1

    18

    1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考试

    1

    18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试

    必修

    2

    36

    2

    5

    英语

    考试

    必修

    3

    64

    1

    基础课

    专业英语

    考试

    必修

    1

    32

    2

    6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考试

    必修

    1

    16

    1

    数值分析

    考试

    三选一

    3

    48

    1

    运筹学与应用

    考试

    3

    48

    1

    应用数理统计

    考试

    3

    48

    1

    工程伦理

    考试

    必修

    1

    16

    1👊🏼、2

    专业课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考试

    选修

    3

    48

    1

    6

    交通数据分析与建模

    考试

    选修

    3

    48

    1

    智慧交通运输系统

    考试

    选修

    3

    48

    2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考试

    选修

    3

    48

    1

    工程数值方法(双语)

    考试

    选修

    3

    48

    2

    非学位课

    专业课

    机器学习与算法分析

    考查

    选修

    2

    32

    1

    6

    现代工程材料

    考查

    选修

    2

    32

    2

    计算机仿真理论与设计

    考查

    选修

    2

    32

    1

    交通分析与设计

    考查

    选修

    2

    32

    1

    交通运输安全

    考查

    选修

    2

    32

    2

    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

    考查

    选修

    2

    32

    2

    交通仿真分析方法及应用

    考查

    选修

    2

    32

    1

    道路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考查

    选修

    2

    32

    1

    路面结构分析

    考查

    选修

    2

    32

    1

    智能检测技术

    考查

    选修

    2

    32

    2

    现代施工技术

    考查

    选修

    2

    32

    2

    公共课

    体育

    考查

    必修

    1

    16

    1

    3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考查

    必修

    1

    16

    2

    创新创业美育等学堂在线课程

    考查

    必修

    1

    16

    1

    实践环节

    劳动教育

    考查

    必修

    1

    4次

    3、4

    7

    学术讲座

    考查

    必修

    1

    5次

    1、2

    专业实践

    考查

    必修

    5


    3、4

    备注:额定学分为34学分,其中学位学分18学分🌥👨🏽‍🏫。

    附表2- 交通运输 专业实践环节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

    必修环节

    基本要求

    考核办法

    劳动教育

    以学工组织🤟、学生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的集体性的劳动教育活动。结合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绿化养护、校园卫生、教室清洁、实验室维护等劳动锻炼🪨,3-4学期劳动锻炼时长不少于16学时🚤,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助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每次劳动后学生在《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志愿服务与劳动育人过程登记表》中做好记录并附每次劳动照片👩‍👩‍👧‍👦,将《劳动教育》记录表交研究生导师,导师对所指导研究生的劳动教育进行评分并签名。

    学术讲座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求听讲座5次以上🧑‍🦽‍➡️,选择其中重点的1、2次讲座撰写心得体会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2000字🧖🏼‍♀️🚣🏽‍♀️。

    研究生导师根据心得体会报告评定成绩(合格、不合格)。

    专业实践

    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而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在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填写《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

    校内外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采用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友情链接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