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统战部

习近平论民族和宗教工作 (2018年)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3-13浏览次数:11

习近平论民族和宗教工作
(2018年)

要着力做好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为西北地区人民造福、为西北地区发展兴利。

习近平2018年2月4日看望空军某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兰州军区机关官兵时的讲话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的讲话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习近平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要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社会稳定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紧密。

习近平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习近平2018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2018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

习近平2018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习近平2018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习近平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这个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传播重和平𓀝、尚和谐、求真知的理念🦸🏽🌶,办好中阿文明对话暨去极端化圆桌会议。我们要以对话消除误解,以包容化解分歧,营造正信正行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深入挖掘不同宗教中增进和谐、健康向上的内容,结合时代进步要求做好教义阐释。我们要合作建设网络文明🧍🏻,共同反对网络上宣扬极端、散布仇恨的言论💅。

习近平2018年7月10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