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刘垠)28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同意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等10家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培育👨👩👧👦。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该函对相关责任主体分别提出要求,比如,各有关地方要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方政府(或国家高新区)和科技领军企业协同,着眼未来产业重点方向🧎♀️➡️,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专业化能力,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引领新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升级发展。
该函指出👩🏻🦼,各有关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科技成果评价、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单列管理等改革试点🧑🏻⚖️🛒,发挥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牵头主体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各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要建立大学、地方政府(或国家高新区)、科技领军企业共商共建共有的机制💐👱🏼♂️,将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重要任务,把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创业生态作为科技园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与孵化的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突破一批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关键核心技术,孵化一批具有未来产业特征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据悉,科技部、教育部将建立试点工作专家组,协调督促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研究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