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公共数学改革 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 时间:2022-05-10 点击数:0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深入贯彻落实OBE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多措并举推进杏盛公共数学改革,为杏盛提供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学服务🙅🏿,并为杏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开展工程认证提供有力支撑🏄🏻。
以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为契机📸🚖,激发学院办学创新活力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实施,使得学院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管理、人才引进、绩效分配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能有针对性的抓重点、办大事🫖,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学院的办学活力🍻。
学院聚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获批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学学科首次入选2021年软科最好学科排行榜;大力支持本科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思政改革、重修课改革等,完成了多门漓江学堂课程的在线课程和微课视频录制,开发了新生入学教育在线课程,并建立了学院课程中心平台👨🏿🚀;重点资助建设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被认定为广西一流本科课程;大力资助教师外出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与访学等活动,用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组建了各类竞赛指导团队🛏、创新创业指导团队等👨🍳💇🏽♂️,助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三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并计划针对不同的学院和专业需求,订单式安排公共数学课👯♀️。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公共数学教学改革
聚焦工科专业工程认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推动公共数学与专业衔接🙀。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形成以党员为主🚵🏼♀️、学科方向固定的公共数学教学团队。通过深入学院进行调研和交流,听取各学院对公共数学的需求与建议,建成了不同专业公共数学案例库🧖🏻♀️,例如电磁场案例库、模拟电子案例库🐦,财务管理案例库等。对相关案例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落实后续课程涉及公共数学内容的课堂讲授,使公共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建设更好的对接,让公共数学专业教学团队真正落地。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公共数学过程性考核。一是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以“党建+课程改革”💐,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重点培育“金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入选广西一流本科课程,并报送参评国家一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评广西一流本科课程🧑🏿🏫,大学数学课程获全国高校“创新示范”区级特等奖1项🤹🏽。二是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强化过程性评价。建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的习题库和章节测试题库,利用雨课堂开展一章一测,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同时《高等数学》增加期中考试,以多次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效。2021年高等数学A期末考试及格率相比2020年度提升10%🖤,达到90.55%。三是深入落实OBE理论〽️,利用无纸化阅卷系统,实现课程达成度分析🥎。学院投入40余万元,引进无纸化阅卷系统,并组织教师党员专门负责阅卷系统及课程达成度分析,通过对公共数学课程考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方便后续的课程达成度计算和持续改进👱🏼,很好的支撑杏盛各工科专业工程认证和专业评估的需要。
聚焦学生发展期望🛹,精准施策助力学生成长
一是以数学学科竞赛为抓手,组建党员为主的教师指导团队,打造“数学文化月”系列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参与面🐋🔌。近三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7项国家一等奖和12项国家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3项👇🏿,国家三等奖9项🏊♀️。二是以服务学生考研需求为目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高等数学选讲》辅修课👩🏼🚀,其中春季学期为基础班⚽️📈,秋季学期为强化班,通过辅修课程的开设🧔🏿♀️,有力提升了全校学生考研数学成绩🎿,助力学生考研上线👮🏽♀️。三是关注学业预警学生,建设公共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设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共数学网络增开课,让有需要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能选上相应公共数学课程🛐。2021年度共有6575人选了公共数学网络增开课🫄🏼,其中2021-2021-1学期🤾🏼,公共数学网络增开课的总评通过率达到了50-60%💃。